今天是:

您好,欢在线咨询   |   预约挂号   |   联系我们

搜索
搜索
1
当前位置:
首页
/
/
/
/
德高情重铸医魂———记“患者利益高于一切的好医生、好党员”乔淑萍

德高情重铸医魂———记“患者利益高于一切的好医生、好党员”乔淑萍

  • 分类:媒体之声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8-06-01 21:28
  • 访问量:

【概要描述】从进入医学校门的第一天起,我就立志做一名好医生;从回到家乡工作的那一刻起,我就决心为山城儿童的健康做一份贡献;从站在火红的党旗下宣誓的那一刻起,我就决心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

德高情重铸医魂———记“患者利益高于一切的好医生、好党员”乔淑萍

【概要描述】从进入医学校门的第一天起,我就立志做一名好医生;从回到家乡工作的那一刻起,我就决心为山城儿童的健康做一份贡献;从站在火红的党旗下宣誓的那一刻起,我就决心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

  • 分类:媒体之声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8-06-01 21:28
  • 访问量:
详情

  鲁青 华雪 王忠先 赵贵平

  从进入医学校门的第一天起,我就立志做一名好医生;从回到家乡工作的那一刻起,我就决心为山城儿童的健康做一份贡献;从站在火红的党旗下宣誓的那一刻起,我就决心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

  ——乔淑萍

  2006年3月22日上午,通化市会议中心会场内座无虚席。“患者利益高于一切的好医生、好党员”——乔淑萍同志命名表彰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9时30分,一个普通的女医生走上讲台,她端庄而略显清瘦的脸庞,平静而饱含真诚的眼神,入时而得体的衣着,透露出她特有的气质和个性。她用舒缓的语气讲述了自己视患者利益高于一切的感人故事。

  朴素的话语,动人的事迹,赢得了与会党员干部热烈而长久的掌声和衷心赞叹。

  她就是通化市人民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共产党员乔淑萍。

  22年来,乔淑萍置个人不幸于身外,将半生心血倾注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她视患者利益高于一切的情怀,恪守白衣天使本色的高尚品格,对医学不懈追求的治学态度,让无数人感动、感慨、感悟——

  心灵的天平,永远倾向患者

  1984年,乔淑萍从白求恩医科大学儿科专业毕业,来到通化市人民医院。在上班第一天的日记里她写到:“今天我终于成为一名真正的儿科医生,走进病房,面对患儿和家长,一种职业的神圣感和职业责任感油然而生,我愿为儿科事业,为儿童健康,为千家万户幸福欢乐,奉献一生。”此后,她用实际行动和工作成就,默默地实践着这个无声的诺言。1988年7月,她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3年她成为这所医院最年轻的科主任。

  乔淑萍性情恬淡。她安静的目光中总流露出那份平淡与谦和。在她的办公室里看不到悬挂的锦旗和牌匾,只有一张桌子,一个装满书籍和各种医学杂志的书架。在她平静的内心,只有对事业强烈的责任感。

  了解乔淑萍的人都知道,她有两样东西,一样留在患者手里,一样留在自己的身上。前者是她的电话号码,后者是她随身携带的手电筒。无论白天黑夜,风里雨里,无论与她相识与否,只要电话一响,她总是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医院。

  一年冬天,外边正下着大雪。深夜,年幼的儿子又发起高烧。这时医院来电话,一个叫宫宪坤的孩子患脑膜炎病情危重。乔淑萍撂下电话,起身将走。这时儿子无助和乞求的目光让她的心颤抖了。这些年,因丈夫从事地质勘探工作,常年不在家,她虽然可以独自承担所有的家务,但此刻扔下这个脑瘫的孩子,乔淑萍还是于心不忍。

  儿子、患者哪个更重要?母亲,医生,哪个角色更应该摆在前面。瞬间的犹豫后,她还是毅然推开了家门——

  这一夜,她从死神手里夺回了患儿的生命,可家里的儿子依然在高烧。见到推门回来的妈妈,儿子张开干裂的嘴唇,无力地说了声:“妈妈,你才回来……”

  这一声,让身为母亲的她禁不住泪如泉涌!

  这一声,让她思绪万千!

  记不清多少个深夜,她舍下自己的儿子,守在患儿的身旁;记不清多少回儿子趴在低矮的窗口,盼望着妈妈早点回来的身影。

  每当这时乔淑萍的内心充满了自责,复杂的情感交织着痛苦的记忆。结婚后,她曾怀过一个孩子。在抢救一个服毒的中学生时,因为患者情绪狂躁,一脚踹在她的肚子上,她不幸流产了。但她没有任何抱怨,默默承受了这份痛苦。后来的几年,她一直没有怀孕,直到她31岁,才终于盼来了儿子飞飞这个小生命,但由于早产,儿子竟患上了脑瘫。

  作为儿科医生的乔淑萍,为许多患儿解除苦痛,送去健康,却救不了自己的儿子,这个现实是何等残酷。然而她没有沉溺于个人的痛苦,她把这份痛化作了大爱无声的情怀和人道主义的光辉。

  采访中,飞飞说的一段话,诠释了母亲高尚的情怀,令在场所有的人无不热泪盈眶:

  “过去我不理解妈妈,她为什么在我有病的时候,去管别的孩子,妈妈问我,有很多人比你重,你会抛弃他们吗?妈妈说,我不能只为了你,放弃那么多小孩的生命。妈妈生病后,我懂了,如果一个人没有爱心,就没有生存的价值,妈妈把爱心给了我,也给了别的小孩,她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

  2002年7月,正当乔淑萍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噩耗再次把她推上生命的悬崖,她被诊断出子宫内膜癌,而且是中晚期。一向刚强的她没有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他人,白天依然若无其事地工作,夜晚却把自己独自关在家中失声痛哭……

  对乔淑萍来说,她已经历了太多疾病的折磨——神经性呕吐、风湿病、肺结核、车祸……一次次病痛的折磨和命运的考验,使她生命的道路充满荆棘。而今,刚刚步入中年,又遭此厄运。

  不久,她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了扫荡式的大手术。因为癌细胞已经转移,子宫、卵巢及相近的一些组织全部切除。之后,她接受了6个月的化疗和5个星期的放疗。恶心、呕吐、乏力、脱发,在与死神和病魔的搏斗中,她凭着乐观的心态,凭着事业、儿子、领导和同志们给她的力量,终于战胜了癌魔!丈夫李存军在写给乔淑萍的散文中写道:“面对磨难,妻子说:‘笑是一天,哭也是一天,哭不能感动癌魔,何不笑对人生’。 妻子确实很少把自己当成羸弱不支的病人,她很少苦思自己的不幸,一次次的磨难无情地伤害着她,但她又一次次昂起头,挺直腰,奔向更高的目标。”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这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名言,也是乔淑萍的座右铭。乔淑萍说,我正是以苦难为老师,才变得更坚强,也许我无法把握生命的时限,但我会很好地去把握生命的内容和质量。

  按医生的嘱咐,她出院后至少要休息半年以上才能上班,但她只在家休息了不到一个月。

  上班的第一天,儿科接受了6名住院患者,她耐心细致地逐一为每个孩子作诊察,拿出治疗方案。中午,已经很疲惫的她,还没来得及吃饭,又来了急诊。她马上指挥全科医护人员紧急抢救。护士长崔华发现,乔淑萍脸色发灰,假发下面渗出一层层汗水,拿听诊器的手看不到一点血色,血管和指甲都是黑色的。这一天她整整忙到天黑。

  到了夜里11点30分,刚刚睡着又被骤然响起的电话铃声惊醒,外科需要她前去会诊,周身无力的乔淑萍再次从床上爬起来,勉强支撑起虚弱的病体,走出了家门。

  等她再回到家时,已是凌晨3点。丈夫劝她休息半天,但一想到科里有疑难患儿,乔淑萍又早早地来到了医院。

  领导和同志们劝她说,如果你一定上班,就上午来,下午在家休息。但乔淑萍说,有些远道来的患者,上午检查,下午才能出结果,如果我不在,患者找我就不方便。就这样,乔淑萍像正常人一样始终坚守在岗位上。

  2003年春天非典肆虐,当时乔淑萍刚刚术后上班,她的身体还没有恢复正常,免疫力极差,任何外界的感染都可能引发她的疾病。领导和同志们都劝她回家休息,但她坚决不肯。乔淑萍深知,在这个非常时期,需要的不仅是她这个医生,更需要她冷静驾驭局面的能力,需要一个共产党员无声的力量。就这样,她不但坚持上班,还坚持亲自出门诊,直接接触发热病人,同志们在敬佩她的同时,更为她暗暗捏了一把汗。

  乔淑萍家离医院很远,也很偏僻,30多平方米的小房一住就是17年。每次夜里出诊,她都提心吊胆。一天夜里,她刚出家门没走多远,一名歹徒突然从后面蹿出来,一把抢走了她的挎包。惊魂未定的她本可以转身回家,但一想到患者,还是毅然向医院走去……

  同科的姐妹们都记得,为了工作,乔淑萍十几年没在家过一个除夕,每个周日、节假日她都要到科里走走看看。在她的影响和带领下,儿科21名女性医护人员,无论身在何处,不管白天夜晚,只要患者需要,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出现在患者的身旁。还没结婚的小护士可以像孩子妈妈一样娴熟地为患儿洗澡、换尿布;遇上急诊,医护人员不但忘记吃饭、休息,连家都顾不上;有时遇上情绪急躁的家长,她们还要默默承受各种委屈。但她们依然尽心尽力,无怨无悔,因为她们目睹了乔淑萍是怎样对待患者的,时刻记着乔淑萍常说的那句话——“患者永远没有错”。2005年,这个由21位女性组成的团队,被吉林省卫生厅授予“诚信服务先进集体”。

  追求更高更新的医学坐标,做生命的保护神

  乔淑萍深知,作为医生,对患者光有满腔的热忱是不够的,还要掌握高超的医术,追求医学领域最前沿的科学技术。

  她经常对科里的同志们说,我们干的虽然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可我们手上攥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们的医疗水平高一些,患者的痛苦就少一些,看病的钱就可以节省一些。

  就为这,22年来,乔淑萍就像一个冲刺山峰的攀登者,全力拼搏。 “儿科”是以年龄划分的学科。儿童疾病,包容在其他各学科的疾病中。要做一个好的儿科医生,医学知识必须更全面、更扎实。从工作的第一天起,她就虚心向前辈学习,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同时,深入钻研医学理论,力争掌握更新、更好、更高的医学技术。为了挤出时间学习,她常常要把孩子哄睡了,再爬起来看书;工作中遇到疑难杂症,她更是经常研究到深夜。为了拓宽自己的视野,她把儿子托付给家人,坚持外出学习。她还特别留心对一些特殊病例进行跟踪观察,积累经验,写下体会。

  从参加工作到现在,乔淑萍始终坚持自费订阅各种医学杂志和购买相关书籍,成为市医院订阅医学杂志最多的医生,她积累的笔记,装订成册后,比桌子还要高。

  她先后在《中华儿科杂志》《临床医学杂志》《世界名医论坛》等杂志发表文章20多篇,并多次参加国内儿科学术年会。1993年,她被提升为市医院的儿科主任,成为这个医院最年轻的科主任,2001年,她担任了通化市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成为通化市儿科学科带头人。当然,真正检验乔淑萍实际能力的还是一个个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正确判断的病例。

  一个处于深度昏迷的12岁的女孩,在来市医院之前被一家医院诊断为暴发性心肌炎,当时情况十分危急。乔淑萍看了症状,判断是酮症酸中毒,提出马上检测血糖、尿糖。这种疾病在儿科并不多见,要作出准确的判断,需要具备较高的水平。化验结果很快出来了,证实乔淑萍的判断完全正确。事后,同事们敬佩地说,要不是乔主任果断纠正了原来的错误诊断,这个孩子的性命恐怕难保了。

  白血病是目前死亡率很高而且难以治愈的疾病,一般只有国家三甲医院才能接触和治疗,但在乔淑萍和她的同伴共同努力下,二甲医院同样创造出了奇迹。

  2003年,一名叫李强的小男孩因发热来到市医院,经乔淑萍确诊是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李强入院后,乔淑萍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并同全科医生一起制定出完整缜密的治疗方案,一个月后,李强的病情明显好转。这时家境贫穷的李强父亲执意要求为孩子办理出院,甚至误解医护人员诚心挽留孩子是为了从中得好处。李强出院不久,病情很快复发,不得不回到医院。当时,医院专门为他进的化疗药已经退回了厂家。想起当初的误解,有的同志甚至建议李家到别的医院治疗。但乔淑萍说,不管病人家属怎么做,回到我们这里,就是对我们的信任,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给孩子治好病。她再次协调医院药剂科重新为李强购进化疗药,继续安排治疗。怕小李强寂寞,她又把家里的影碟机拿到病房,租碟给孩子看。7个月过去,在她和全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悉心护理下,李强的病情完全稳定了。如今,李强和正常的孩子一样上学了,还可以做一些农活。

  这些年,乔淑萍走在街上,常常有陌生人领着孩子来到她面前说:“孩子,就是这位阿姨救了你。”说真的,有些孩子她已记不清他们的名字,但一说起抢救经过,乔淑萍依然记忆犹新。每当看到这些茁壮成长的孩子,她的内心便充满喜悦。她知道,是医生这个职业,给生命创造了奇迹,是医学的不断发展给了更多生命生存的希望;她更知道,追求更高更新的医学坐标,不是为了创造个人财富,而是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职责,是成千上万的患者赋予一个医生的责任。

  俗话说,“医生不治喘,一治就丢脸”。2001年,乔淑萍在北京学习时得知压缩雾化技术治疗哮喘的效果非常好,她马上与院里联系,引进设备。压缩雾化技术的使用,使通化的医疗技术与国际哮喘治疗方案接轨,有效地控制了哮喘疾病,降低了死亡率。

  在她的建议下,市医院先后引进了婴儿高压氧舱、呼吸道持续给氧器、经皮给药电脑治疗机和经皮测胆红素仪等先进设备,这些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使通化市儿科疾病治疗和保健水平几乎与省级医院同步,有些治疗方案已经与世界接轨。

  斑斓世界 钟情白衣本色

  有一件事曾让人很费解。作为通化市儿科专家的乔淑萍,竟没人送红包。同事们说,乔主任是个接不到红包的人。是乔淑萍的水平不行,还是她对患者不好?患儿的爷爷老刘揭开了谜底。

  2000年,老刘的外孙淋巴结肿大,第二天就准备手术了。听说乔淑萍的医术很高,就把孩子领到了市医院。乔淑萍诊断后说,孩子太小不宜手术,可以保守治疗。经过治疗,孩子真的康复了。孩子痊愈后,乔淑萍又把自己的电话号留给了老刘,还经常打电话询问孩子的情况。

  看到免除了一刀之苦和一刀之险的小外孙,老刘总想好好谢谢乔淑萍。他诚心诚意地给乔淑萍送去了红包。没想到,老刘几次被拒绝,请她吃饭,她也不去。后来,老刘凡是知道亲属、朋友的孩子患病,总是介绍给乔淑萍,还同时告诉他们,乔淑萍是一个不收红包的好医生。这些人觉得过意不去,悄悄给她包上个红包,果然都被拒绝了。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后来就没有人给乔淑萍送红包了。

  采访中,老刘特意送给乔淑萍两句话:讲良心拒红包医德好,献爱心尽职责医术高。

  小岩松是早产儿,家境贫穷。出生后患上了缺氧缺血性脑病。经乔淑萍及医护人员一天一夜的抢救,小岩松终于转危为安。患儿家长拿出50元钱,含泪请乔淑萍收下,她悄悄地将钱送到了住院处,为小岩松交了住院费。

  乔淑萍是儿科专家,很多患者往往不到门诊看病,直接上5楼找她。她的办公室经常坐满患者。她一个人的门诊量,几乎和门诊一样多。每当遇到忘了挂号就上来找她看病的患者,乔淑萍从不让他们再到楼下挂号。乔淑萍经常夜间会诊或抢救急患,有的患者家属要用车去接她,可她想,来来回回要耽误很多时间,患儿的性命比什么都重要。于是她经常掏个人腰包打车。

  这些年,随着知名度的提高,有的医院开始用高薪聘请她。乔淑萍白医大的同学,看到她有这么高的医疗水平,却依然过着这样清贫的生活,住那么简陋的房子,都劝她换一个地方,充分体现她的人生价值。但她婉言谢绝了。

  在乔淑萍的内心,始终恪守着对人生价值的基本认识:最需要的地方,最能体现人的价值,工资条不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标准。

  这些年,受利益的驱动和诱惑,有的医生在患者身上搞起创收,可乔淑萍则把患者的钱看得比自己的钱更金贵。

  应用雾化吸入疗法治疗哮喘,患者购一支药90元。而每次雾化所需药物只需要3元钱。有的孩子没等药用完,病就好了,这种药一个月就过期失效。为了减轻患者的负担,乔淑萍在征得医院同意和药效不受影响的情况下,采取几个孩子集中共用一支药的办法,这样每个患儿平均节省了药费40元左右,这个项目开展3年来,共为患者节省药费4万多元。

  2005年冬天,一对刚出生的双胞胎婴儿转入儿科治疗,正常的情况下,一个孩子在早产婴儿培育箱里一天就需要240元钱。孩子的父母都是农民,难以承受。乔淑萍知道这件事后,跟护士一起想办法,将两个孩子放在一个培育箱里,其他费用也能省则省。

  玲玲的哥哥不会忘记,当妹妹没钱住院时候,是乔淑萍个人做担保收下了妹妹。玲玲四天四夜昏迷不醒,乔淑萍和医护人员一直轮流守护,和医务人员一道从家里拿来衣服、尿布为玲玲换上;那些从农村来的患者,见到乔淑萍更像见到自己家人,格外亲近。

  乔淑萍的办公室有一幅儿童画格外显眼,这是一个8岁患儿专为她画的。苍翠的绿竹,高洁、挺拔,透露出一种与众不同的风范。在这幅画的左下角写着4个字:高风亮节。

  度过46个苦乐年华的乔淑萍,生命是多姿多彩的。她喜欢运动,常年坚持锻炼,她说,为了儿子和事业她需要有一个好身体,在她的身上找不出一点癌症患者的病态和颓丧,听不到她对命运的抱怨和慨叹;她喜欢书法,闲暇时也会挥毫泼墨;她喜欢文学,名家名段烂熟于心;她用寓教于乐的方法教育儿子,使一个脑瘫的儿子不但顽强地站起来,走进了课堂,而且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她爱恋着自己的丈夫,就像丈夫爱恋她一样,在她生命最灰暗的时刻,丈夫为她写下散文——《百摧花更艳》。

  乔淑萍说,她感谢生活,让她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患者让她收获做医生的快乐,感谢病魔让她变的坚韧、坚强,感谢儿子让她体会天下母亲的情怀,感谢所有给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人们——

  碧血丹心天使情,德高情重铸医魂。又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来到了,愿和煦的春风带去真诚的祝福:祝福给千百个鲜活的小生命带来健康和希望的乔淑萍平安、快乐,让生命之花开得更加绚烂夺目!

相关科室

通化市人民医院

网站首页   |    预约须知   |    医保指南   |    来院路线   |    住院须知   

地址 :通化市新华大街232号
医院咨询电话 :
3201434    问诊咨询电话 :3201434
通化市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吉ICP备17008959号   技术支持 :中企动力 长春

在线留言

留言应用名称:
客户留言
描述:
验证码